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五章 长安诡谲 (第4/5页)
如此之速,如此不留余地,是王允未曾料到的,他沉默少许,低声对皇甫嵩说:“如今天下瓦解,四海倒悬,国家陷入这般境地,董卓罪不可恕!朝堂上下,欲食rou寝皮者不可胜数。可我等苦于无有兵众,因此才让董卓如此猖狂,如今他昏聩不治,以义真为车骑,这正是救国的稀世时机啊!义真怎能坐视?” 皇甫嵩闻言便知,此前劫持天子一事,定有王允指使,他不愿参与其中,但他也不愿与其交恶,只说道:“子师,事情不是你想的这般容易,还未到时候。” 王允见他面露敷衍意思,心中不忿,纵然低声说话也带了三分怒意:“能夷篡国之贼,除邪害之患的,除去车骑外,还有谁人能为呢?尔食汉禄,却不忧心君父吗?” 这番言辞大为诛心,但皇甫嵩仍然心平气和:“嵩本凡人耳,但为人臣尽人事,何敢妄测天意?” 他见王允怒色更胜,继续解释说:“如今长安上下,宫省内外,皆是董卓私军。嵩虽名为车骑,又能调谁襄助呢?无非出谋划策而已,实则无调兵之能啊!子师,谋杀董旻一事,确是难为至极。何况董旻待我等尚算有礼有节,若你当真刺杀成事,城中近万兵卒不从军令,愤杀公卿,涌攻朝堂,长安城中又有几人能得生呢?” 王允常以为兵卒不过木偶,令行禁止不过等闲,此时受皇甫嵩一番点拨,这才恍然大悟,也听得大汗淋漓。他再思量片刻,想不到驳斥皇甫嵩的言语,又担心他前线大破公孙瓒军,于是问他道:“车骑此去,若是扫平六合,廓清宇内,有几分把握?” 皇甫嵩即答道:“平心而论,实无把握。” 王允闻言甚是满意,但神色仍做忧愁状,他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