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明从萨尔浒开始_第130章 挽民不挽明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0章 挽民不挽明 (第2/7页)

的酒楼。

    众人坐满整整一层。

    刘招孙所坐的位置,推开窗户便能望见浑河北岸有名的七星塔。

    再往北还能看到七星山,康应乾告诉刘招孙,若在傍晚,可凭楼远眺波光粼粼的浑河,欣赏沈阳八景之一—“浑河夕照”。

    康应乾前些时日往来开原沈阳,短短时间,便对这沈阳掌故了解的颇为清楚,刘招孙自叹不如。

    穿越过来半年多时间,他很少出入这样豪奢的场所。

    倒不是因为缺钱,只是于心不忍。

    自浑江血战起,他便开始带兵,客兵的穷苦超过想象,让人触目惊心。

    刘招孙的所有精力都花费在打仗和凑军饷上,连金虞姬这样的绝色女子都没空去碰。

    补充一句,以后可能不同了。

    前世性格本就宽厚,每当看到部下士卒冻馁,再看看还没凑齐的饷银,自然舍不会去这些地方挥霍。

    不过在康应乾的点拨下,他还是按照官场规矩,包了个两百两的红包给经略大人。

    除了给袁经略红包,给监军何廷魁和崔儒秀各送一百两,给御史张铨送了一百两,给标兵营一个姓樊的参将送了五十两银子,两位来随行辽镇将官,每人也给了五十两。

    就这样,五六百两银子转眼没了,这,还只是见面礼。

    大家对银子都不推迟,这个时代官场潜规则就是送银子,若是不送才是咄咄怪事。

    收了银子,酒楼上气氛缓和了很多,众人看刘招孙也更顺眼了。

    今天这次官场饮宴,本是康应乾提前数日预定的,单是定金就花了二十两。

    宴席一共花费了刘招孙五十两银子,还不包含请戏子唱曲的开销,加起来估计要超过百两。

    康应乾本以为袁应泰是好打发的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