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嫁娶不须啼 第60节 (第6/6页)
人在慈恩寺中相识。” 一说慈恩寺,京城中人都知道,是给故去的人点香灯的地方。 严墉听了点头:“那我就不叨扰林大人办事了。”转身便想回到大殿中去,余光看见裴观的目光扫过林大有腰间挂着的荷包上。 只一瞬,探花郎又面不改色朝前去。 严墉却步子一顿,也往林大有的荷包上看。这一看就看出门道来,这个荷包竟然只有半边有绣花,另半边是素绸。 严墉似是明白什么,又冲林大有点点头,返回殿中去。 裴观立在武英殿外整肃官服,等小太监传召,他这才进殿行礼。 景元帝许久不曾开口,整个殿中只有他轻轻翻动奏疏的纸页声。裴观在下首立着,半晌才听见景元帝道:“这奏疏是你写的?” “是。” 裴观知道景元帝问的是什么,他也料到了陛下会传召他。 那份奏疏上,落的应当是宋祭酒宋述礼的名字。 “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愈益明。”景元帝说了句裴观奏疏上的引言,“朱子的话。” 裴观这份奏疏,只从国子监博士的角度去写,并未站在更高处去写国家该如何选人才,而是写国子监学生该如何践行所学。 每一句都合乎裴观如今的官职身份。 一送到景元帝的案前,他翻看过后便道:“这哪会是宋述礼写的,找出是谁写的。” 是以严墉在殿外看见裴观,一眼就能认出他来,也知道他来是干什么。 “可有方法细则?”既然要送监生到六部充官吏历练,那怎么选人,各部选几人,如何考评,考评之后又该如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