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变_第240章 路上(下)关于基层建设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40章 路上(下)关于基层建设 (第2/6页)

腐败,有大半要落在吏员身上。

    自己现如今就是要反其道而行,治贪既要治官,更要治吏!!

    以往治贪都是治官,极少,甚至是几乎没有治吏的。

    就像考成法,也只是对于官员做出约束。

    而之所以历朝历代都没有对于吏员进行有效约束,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吏员的人数太多了,远超过中枢的管理能力。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app爱读小说阅读最新章节。

    嘉靖年间…算了,不举嘉靖的例子,毕竟他是自己的父皇,终究是要留几分薄面给他的。

    就说正德年间吧,这全天下的文官二万四百人,而吏则是五万五千人。

    本小。说首--发^站>点&~为@:塔读小说APP

    但是…

    这只是登记在册领俸禄的人,实际上吏员的数额远远大于纸面上的。

    自己曾在后世看过宛平县志,这宛平一县,上了品级的职官有五人,但是不入流的吏一共三十八名!!

    而且按着高拱呈上来的黄册来看,单应天府所属六县,每县照丁数点选吏人,多者六七十名,而职官不过七八人。

    这些数据能说明什么??

    说明这吏员的数目大概是官员人数的七倍,不,七倍可能都还打不住。

    那就是说全天下的吏员差不多有着十五万人!!

    想想看,中枢当中的吏部,整个衙门几百号人,就算是把两京吏部都加上去,,管着全天下十来万的吏员,这工作量也是超乎一般的繁杂。

    所以吏员的考核,都是直接交由地方各级政府具体负责,但是这样,官吏勾结,连通一气,导致了中枢对于地方的管控力是极低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