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流放日常(穿书)_第18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8节 (第3/5页)

他来说还是难了些,所以走走歇歇,现在才回来。

    伏安看了眼从屋中出来的虞滢,也没说什么,而是把小半桶水倒入了还有一半水的缸中。

    这里边的水,有一把不是他打的。

    伏安看了眼虞滢,见她的走路的时候,还是有一些不利索,撇了撇嘴后,又提着木桶跑出了院子。

    虞滢正要说不用打水了,却发现伏安早已跑得没影了。

    虞滢便也就收回了目光,然后开始做暮食。

    先把那半斤八两的猪rou取出来放置在木碟中备用。

    因伏家并没有菜刀,虞滢只得先用开水烫过新买的剪子,然后把猪rou给脂瘦分离,最后剪得三两多的肥rou。

    又开始烧半罐水,然后用剪子把肥rou剪成大小相同的薄片,放入陶罐中。

    陶灶比那些用石头简单垒起来的灶要好用很多,便是水沸腾的时间都缩短了一截。

    肥rou焯了一遍水后也就捞出备用。

    倒掉了罐中的水,再倒了少许的清水,继而把焯水后的肥rou放入了陶罐中,用长木勺翻炒了一会后熬油。

    出油时有浮沫,用勺子捞了起来。

    她没有频繁的添柴火,而是用小火慢熬。半刻多时后,熬了许多的油出来,她用旧布巾包裹着陶罐的边缘,提起陶罐,把猪油倒到了碗中。

    倒好了后,她又熬了一会,用木勺子按压了还能出一些油的油渣,直到油渣全被炸得金黄金黄的,她才全倒到了空碗,再把猪油倒到盛油的碗。

    三两多的肥rou,因不是用铁锅熬的,出油量没有预期的好,不够二两油。

    但省一省,也够用七八天了。

    油盐少些没关系,只要有就行了。

    熬油剩下的一小撮油渣,虞滢打算一会用陶罐炒个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