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083【火种】 (第2/5页)
谭熙鸿说:“天津也有不少学者,咱们再去拜访几个吧。” 钟观光摇头道:“北大现在连教员薪水都发不出来,我哪有脸再去请人任教?” “总得试试,我有个同学叫闫志英,是学物理的,如今正奔丧在家,”谭熙鸿说,“还有那个写《大国崛起》的周赫煊,也可以找他聊聊,请回北大去教世界历史。” 钟观光不抱希望说:“再去投旅店吧。” 两人心情低落地走出码头,突然听报童喊道:“看报看报,国民教育大讨论,杀人犯和娼妓的儿子到底有没有读书的权利!” “咦,”谭熙鸿突然来了兴趣,招手说,“报纸来一份!” 报童奔过来,摊手道:“《大公报》,三分五厘。” “不用找零了。”谭熙鸿递过去5枚大铜板。 “谢谢先生。”报童高兴道,这单生意他拿到五厘钱的小费。 两人叫了黄包车,谭熙鸿坐在车上读报,很快就看到那篇讨论受教育权利的文章。他把情况复述一遍,对钟观光说:“钟教授,这个周赫煊看来是热心教育事业的,说不定能够请动他。” 钟观光提醒道:“别忘了那个教育基金会,是张学良号召发起的。” 谭熙鸿默然,北大搞成现在这副模样,主要还是拜张作霖所赐。直接派兵包围北大,张大帅可是把学校师生吓得够呛。 两人到旅店放好行李,钟观光年纪大了,舟车劳顿不想再折腾,谭熙鸿却兴冲冲的跑去请周赫煊。 抵达报社,谭熙鸿问一个职员道:“请问周赫煊先生在吗?” “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