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063【名传四方】 (第2/5页)
。鲁迅看得憋闷无比,他对这里的印象非常不好,这种不好的印象促使他四个月后便离开厦门。 林语堂走过来说:“图书馆和阅报室一直开放着,里面还有些没离校的师生,你可以去跟他们接触接触。” “也好。” 鲁迅又看了眼鼓浪屿的公共租界,转身跟随林语堂去阅报室。 两人放缓脚步推门而入,本以为安静的阅报室,此刻居然有人在大声说着什么。只见一个学生站在桌子上,捧着报纸激情洋溢的朗诵:“……我有一个梦想。梦想有一天。中国的每一个省份、每一个州县和每一个乡村,都将变成高楼林立、工厂遍地的文明世界……我们自由了,我们强大了,我们富裕了,我们不再承担战争之苦,我们不再承受贫穷之厄。我们的孩子,可以坐在明亮的学堂里,学习最先进的文化知识;我们的子孙,可以跟洋人谈笑共饮,不用再看任何人的脸色;我们的国家,不再是被人嘲笑的对象,不用再签署屈辱的合约。任何一个海外的华人,都可以挺直腰杆,大声地高呼:我是中国人!我有一个梦想……” 十几个学生聚在一起,仰头看着那个朗诵的同学,眼眶里含着盈盈泪花。 《我有一个梦想》的感染力太强了,只要是良心尚存的中国人,都必然为之动容,因为它道出了大家的心声。 鲁迅只听到后半段,惊讶地问:“这是谁写的文章?” 林语堂走过去问了几句,很快从报架上取来一份《申报》,递给鲁迅说:“是周赫煊在火车上的演讲。” “呵呵,《申报》也刊登爱国文章?”鲁迅不屑地笑道。他是从不订阅《申报》的,并非这份报纸在北平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