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56 (第1/4页)
到了老者这等境界,万事万物皆可出题,只见他那双矍铄的眼睛悠悠一转,透过竹荫的缝隙,目光在连绵的远山上只停留了不到一个呼吸的时间心里便又有了上句,悠悠吟道:“青山不墨千秋画…” 青山不墨千秋画,气势宏大,非同日而语,同样是出自乡村田野景色的对子,可在老者这里可放可收,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 比之刚才的一径竹荫云满地,磅礴大气了不止一点半点,若是从单纯的平仄对仗来说,想要对出这一联并不难,可难就难在这文字中的气势契合上面。 老者虽不想一联就将人难住,可想必想要对出下联也得要些时间,却不曾想,他出题信手拈来,那薄薄烟波笼罩的河对岸之人对得更是如臂使指。 只听他的声音刚刚落下,恐怕才刚刚传到河对岸之人的耳朵里,便立刻又听对岸的人应声答道:“江河无弦万古琴…” “青山不墨千秋画,江河无弦万古琴,妙…妙…妙…如此妙对,当流传千古,哈哈…我杜学易身处这乡间田野三载有余,终日松竹为伴,却不曾想今日能得这等妙对,幸甚…幸甚…” 杜学易出对本随性而为,却不曾想陈平的下联竟然这般妙到毫巅,上句磅礴大气,大有指点江山之意,青山不用墨自成千秋画卷,陈平的下联更是荡气回肠,江河不做弦本就是万载古琴,两句相得益彰,浑然天成,缺了谁都感觉黯然无光。 双方都是不见其人,只闻其声,有人出,有人对,再迎合这雅致的景色,倒也别有几分情趣。 眼睛半眯,回味半晌,忽而便听杜学易唤道:“涂白,进我屋里将三年老朽离京时皇上赏赐的茶煮上,老朽要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