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 当诸朝开始围观我的语文课_第223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23章 (第2/3页)

父母面面相觑,虽然自己/自己的女儿爱喝酒不是什么大事,但就这么当着诸朝人的面被抖落出来,多少还是有点社死的。

    “楚姑娘怎么,什么都说啊。”

    这种题外话不会……不会破坏词的意境吗?!

    其他听到的人也是一愣,还是这般豪爽的女子?看不出来啊!杜甫忍不住向李白打趣:“太白兄怕是要被比过去了?”

    李白笑:“我生平未见如此好酒之女子,也未见有此文采之女子,诗酒风流在一身,这个酒量,我倒是很想赛上一赛啊!”

    说罢,他端起酒杯满饮一口,因凄凉词句而带来的萧瑟气氛似乎被冲淡了几分。

    【忧愁苦闷,往往诉诸于酒,那么,为什么这里是“淡酒”呢?怎么理解这个淡酒?】

    “她喝的酒不好吧?我听人说劣酒味就淡。”有人猜测道。

    “去,自家酿的酒浓着呢!”他旁边的人翻了个白眼,“再说,能写诗的肯定是官家小姐,喝什么劣酒。”

    宋初,汴梁。

    李煜低声,似是自言自语:“非是酒淡,只在情浓……”

    【之前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非关酒之浓淡,而是作者沉浸在自己浓重的愁绪之中。她曾经说,“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这里却说“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酒贯穿了词人一生的悲喜,她想要喝酒排遣忧愁、抵御寒冷,可酒压不住愁,也抵不住晚来的寒风。

    “风”也是词中的一个意象,“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萧瑟的秋风渲染了愁情。

    风是“急风”,酒却是“淡酒”,“淡”“急”之间,愈发加重了词人内心的清冷哀愁。】

    清朝。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