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88章 (第3/3页)
朱元璋对他老朱家的种还比较放心,让宦官做大这种事,一定不会发生在他的大明。 天宝年间。 郭子仪的满腔热血被浇了个透心凉:“怎会如此……”他难以置信地喃喃,二十万大军,竟是这样败了? 他第一次对高高在上的君王生出几分怨怼,尽管此时的他并不知晓那肃宗是谁。 【这一战,安史叛军差点又重新占据东都洛阳。唐军大败,官兵散亡,叛乱犹未平定,兵员急需补充,朝廷下令征兵。 当时的的杜甫从河南往华州赴任,一路途经新安、石壕、潼关,看到了道旁横骨、家室皆净、健妇持门;看到了新婚的妻子送别自己的丈夫,殷殷叮嘱“努力事戎行”; 看到“寂寞天宝后”,无家可归、再一次被征兵的独身汉独对空室,悲愤叹息;看到了“子孙阵亡尽”的老者告别垂老的妻子,毅然踏上兵戈之路…… 是的,奠定杜诗诗史地位的“三吏”、“三别”出现了! 《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他的诗里没有高轩风雅、仕途落寞、幽怨不平,只有战乱年代普通百姓的血泪,和虽则受尽苦楚,却仍在为自己的家园奔赴戎机的赤血丹心。 杜甫,和人民站在一起。人民的诗人,出现了。】 楚棠将这几首诗都放了出来。滚动的屏幕上是宋体的小字,诸天万代的人都看到了被后世誉为“诗史”的杰作。 李世民通红着眼,仿佛透过水镜上的诗作,看到了那夜的石壕村,穿着官服的差役在夜色下征兵不绝,一个老翁仓皇之间逾墙躲藏,而他的老妻战战兢兢地开门,对官差陈述自己家中的惨状,最后竟是自己随军而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