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0章 (第2/3页)
人能看得出我写的是他。 这场宴饮是通宵的。中夜,我走到廊下醒酒。玉真观里的杏花,白日里如锦如霞,夜里在灯光点缀下却也妖娆清艳。半天香雪中,正有个男子倚树而立,手中还执着酒壶,淡蓝襕衫上落了几片浅粉花瓣,风标清粹,卓姿韶举,犹似神仙中人。 一年来,我很少见到他。他的母亲很喜欢我,我有时去陪她说话,每次都避开他在家的时候,后来他便每每先出门去。 这时我趁着胸中那一点热热的酒意醺然而起,坦然将他细看。 快两年了啊。可这个人,还是我初见时的模样。 真好……有人说,繁华之地,流景易迈。可,总有什么是不变的、洁白的、平整的,让你在这瞬息即逝的时光里觉得安稳。 这个人,于我来说,便是整个唐国。 我真想好好叫他一声啊。 “王十三郎。”我突然说。 “在。”他温和地回应。 “王十三郎……” “在。” “怎么?”过了半晌,他见我再无动静,对着月光喝下一口酒,问道。 “只是想起了一句诗……‘京师易春晚’。” “你也怕春光老去?”王维笑了。 “可能只有你不怕罢。”我想翻白眼。 “是,我不怕。”他说,“荼蘼谢后,就快到赏荷的时节了,慈恩寺南池的荷花最美。再往后,南山有桂花,秦岭有枫叶,整个关中的天空都那么高广。入了冬,风烟俱净,举头一望,就能看见终南山的积雪……四时流转,每一刻都有好处,何必怕呢?” “你说的都是长安城的景色。可是在我看来,久困一城,每年对着同样的四时之景,眼里见的是年年岁岁花相似,心里却明白岁岁年年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