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去史前搞基建_分卷阅读25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52 (第1/4页)

    鸿哭笑不得。

    夙晨有时候意外的小气啊。

    ……

    夙晨再想挠墙,这一批扑棱蛾子还是把蚕茧融了个洞,钻出来,施施然交配产卵,然后乖乖升天了。

    蚕卵仍旧由鳌部落的人伺候。为了心目中的“复仇”,鳌部落的人肯定会把这批蚕卵视作命根子对待。

    剩下的破了个洞的蚕被搜集起来,晒干之后,准备缫丝。

    鲜蚕茧要经过煮熟之后,才能抽丝。

    夙晨看着那在日光下反射着淡淡的血红色光辉的蚕茧,心里更难受了。

    看看这品相,就知道这丝绝对不一般。就算没有特殊功能,光凭这色泽,不需要染色,这蚕丝织出来的袍子就绝对不一般。

    不行,绝对不能浪费了。一定有可以补救的方法。

    夙晨在自己脑海中疯狂翻书,让缫丝机器度过了几千年的发展,终于让他找到了勉强可以补救的点子——加捻器。

    加捻的意思就是加弹,过程是丝线绕着轴扭转,让其缠绕在一起的过程。加捻之后的丝线被称为纱或者股线。

    华国最早出土的缫丝工具距今约七千年,但直至晚清,缫丝车上仍旧没有加捻装置,缫出来的蚕丝长短粗细不一。

    有了加捻器之后,断掉的蚕丝也能绕在一起变成股线,然后进行进一步织造。

    虽然天生更长的蚕丝仍旧品质更好,但短丝线也不是不能用了。

    缫丝器上增加加捻装置,是为了工业化大生产的需要。所以夙晨最开始没打算直接一步到位。但就算现在还没有走到工业革命那一步,没有自动缫丝机器,先再缫丝机器上加上加捻装置是不是也是可行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