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 (第3/4页)
道的贫民区。 随着经济转型,金道区曾经辉煌过的国营工厂纷纷倒闭,废弃的厂房像一座座阴森的鬼山,成了不少恶霸混混儿的据点。 下岗职工们多是“顶班”就业,文化素质低,无一技之长,大锅饭吃得久了不免贪安懒惰,失业后极难再就业,只好死守着当初单位给分的筒子楼,望眼欲穿地等待拆迁赔款。 但城西底子太烂,改造难度极大,城建好几次规划都没福泽金道区。最近五年来,金道区呈现出一种加速滑坡的趋势,越来越穷。 家境稍好的居民早些年已经搬去虹照、锦和几个生活工作条件较好的区,剩下的几乎全是无力摆脱贫穷的底层人。 贫穷滋生欲望与罪恶,就站街来说,全市的站/街女金道区占了八成。 进城务工的外地人大多在金道区租房。廉价的群租屋、短租屋、招待所在狭窄肮脏的街道上所处可见。 与它们共生的是站/街女们令人啼笑皆非的“十元店”——最低消费十元,上不封顶,可包早餐。 每到晚上,招待所外的“十元店”便鳞次栉比地开张。形容猥琐,浑身酸臭的打工仔和浓妆艳抹,散发着劣质香水味的站街女谈好价钱,相拥着进入招待所,完成一场或者多场灵魂买卖。 逮这些人非常容易,市局却连年看准此类软柿子捏,事后大笔一挥,媒体通稿一发,成功完成正能量的歌功颂德。 沈寻推开车门,靠在门边点燃一根烟,白气混入夜色,留下微弱的火光。 他虚眼看着前方闹闹嚷嚷的街道,嘴边挂着一丝苦笑。 一刻钟之前,他手下专查重案要案的刑侦队员穿着便衣潜入小巷,照着“情报”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