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法官_第一百一十七章 解铃还须系铃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七章 解铃还须系铃人 (第3/9页)

,那么势必就要扩大财政,增加财源,如今朝廷财政是入不敷出,拿不出钱来啊。

    为什么神宗不喜欢司马光的改革,就是因为司马光强调不要与民争利,这是很难快速地去解决朝廷的财政问题。

    而王安石改革主要的特点,主要是为国谋利,故此他用得是经学。

    根据王安石的说法,不用想也知道,就是向那些免役人士征税,这就是多出来的财源,这么一来,既可以充实国库,又可以减轻穷人的负担。

    谁是免役人士。

    这还用说吗?

    这比祖宗之法还可怕一些。

    整个士大夫们阶级立刻就统一战线,但是他们一开始还是选择挑软的捏,先将火力都集中在张斐身上。

    这才是万恶之源。

    而且虽然不少大臣支持王安石变法,但是他们也不希望让一个耳笔之人来定调这祖宗之法。

    读书人也不希望。

    他们不但在民间制造舆论,而且还在朝中指责张斐妖言惑众,妄议祖宗之法,属大不恭之罪。

    但是许遵他们立刻站出来为张斐说话。

    堂上让你们辩,你们就不说,堂下是一个比一个叫得凶,是因为你们的目的见不得人吗?

    吕惠卿也开始在民间发力,但他没有去为张斐去辩驳,而是围魏救赵,不断制造关于差役法的话题,潜移默化地将舆论引向变法。

    这可是百姓非常关心的,他们也迫切的希望废除衙前役。

    吕惠卿又不断放风,王安石要废除衙前役。

    百姓的诉求,就是要废除衙前役,王安石也要废。

    当然支持王安石。

    一时间,王安石在民间声望大涨。

    保守派一看,这不行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