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5 (第3/4页)
理应不识陈望之。但当日土浑围城,陈望之一己之力独撑大局,肃王威名远播西凉,何况天台山。宇文彻命人在太极殿的西厢重设暖阁,长帘垂地,陈望之坐在其后,并叮嘱道,“切勿出声。” 陈望之难掩兴奋,重重点头道,“阿彻放心,我一声咳嗽也不出。” 午后陈惠连按时入宫,讲授。宇文彻正为国库空虚发愁,“好事之臣,求其义,责之礼,使中国干戈至今未息,万里设备,此兔罝之所刺,故小人非公侯腹心干城也。”听在耳中,不免心有戚戚。正欲开口解释远征土浑的原因,陈惠连道,“臣虽秉持圣人学说,但并不完全认同‘修文德以来之’。土浑连年侵袭,跃马长江,即便退居漠北,仍不失野心——陛下平土浑,江山一统,臣以为,陛下做得很对。” 宇文彻松口气,陈惠连刚要细讲,突然发现旁边的帘子,后面影影绰绰,仿佛有个人,不由转过视线,沉下脸道,“请问陛下,帘后何人?” “朕的一个表弟,听说了先生大名,也想来听一听。”宇文彻早想好了托词,“不过,他特别害羞,所以躲在帘子后面……先生勿怪。” 陈惠连道,“臣不才,授业帝王,本就忐忑。臣与陛下所讲,乃帝王术,不愿令他人听闻。”说罢起身,三揖后请辞。其实宇文彻托词,他如何不知。他见宇文彻年轻气盛,如果是表弟,为何要用帘子挡住?必然是后宫的哪个宠妃,好奇心起,非闹着来听课。宇文彻拗不过,就答应下来。心中顿时大为不满。宇文彻连忙挽留,陈惠连道,“臣之所以来见陛下,是以为陛下可创万世基业。陛下仁慈,固然能为仁君,但仁慈太过,反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