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33章 再得传承 (第2/4页)
有了钱,丘志清自然想干点实事,办学是他最喜欢做的事情之一! 他还是比较认同荀子的那套理论,人之性也,善恶混,修其善则为善,修其恶则为恶! 人之初,本无善恶之分,全靠后天教育,让“善”成为普世价值,而后便是下一步: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让人吃饱穿暖,才能让这个“善”的普世价值被更多的人遵守。 因为遵守这个普世价值,便是维持他们现有的生活,律法,只是最后手段! 这便是丘志清的理解中的荀子理论,所以荀子很喜欢劝学,丘志清也很喜欢教学。 笔墨纸砚没有,那便弄个简易的黑板与沙盘,粉笔还不好办么?石灰早就有了,捏成条或者块,随他喜欢。 于是丘志清白天教学,晚上便在田埂上,观察大豆的生长,便做对照组实验,用自己的阳神之力,催动斡旋造化,一点点的改变。 久而久之,竟然传出平城县令爱民如子,怕乡民们吃不饱,每日睡在田垄间,与作物为伍的谣言。 倒是在丘志清的名声,随着商队的传播,越来越广,什么良医贤臣之类的,不胜枚举。 之前雁门世家,给他泼的那点脏水,直接被热心群众洗白。 然而好景不长,熹平三年十月,这是丘志清来到这个世界第四年。 也是来平城当县令的第二年,虽然第一年只有两个月。 这是丘志清第一次当官,这才发现,原来当官和当道士真是大有不同,看着治下之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