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章 买卖怎么谈?俩字:忽悠 (第2/6页)
亩。设施非常简陋,地梁接混凝土柱子,垒了一圈围墙,顶上是用钢筋焊接的人字梁,盖上石棉瓦,就算车间了。车间里上的电炉和小轧机,炼钢加轧制,短流程、连续式生产。 在前世,这家厂子生产没两年,就被查封了。 陈立东找到了轧钢厂的老板。对方叫李利鑫,排老二,老大在市建总公司当项目经理。这家厂子,是哥俩合股的企业,李利鑫负责生产,螺纹钢由他大哥出手。 买卖怎么谈呢?俩字:忽悠。 双方认识之后,陈立东跟李利鑫说,“我哥在北钢,现在是矿山公司维修带班班长,跟炼钢车间主任关系。对方照顾我哥,有一批钢坯让我哥出手。已经卖给县城关轧钢厂一批,剩下几百吨对方吃不下存在了家里”。 “找李总您呢,图个近便,几步路用小拖车就能送过来。大钢厂的钢坯,质量没问题,行的话我拿样品过来。”。 “其实,李总你算算账。用小电炉炼钢,真不如直接买大厂的钢坯”。 李利鑫一听,有八成信了。他认识陈立东的父亲,也听说过他哥陈立春这个人。 从八几年开始,华夏经济实行“双轨制”。啥是双轨制呢?最大的特征就是同样一个商品,有两个完全不同的价格:内部价和市场价。内部价就是公对公、国企之间的结算价,市场价就是字面的意思。就说螺纹钢,85年内部价700元/吨,市场价能卖到1300。这就是典型的双轨制。 这些年市场放开,双轨并单轨,但是还是有内部价外部价的说法,“批粂子”这种情况一直存在。93年钢材紧俏后,有人更是直接卖批条,拿到内部价的批条后,加差价卖给需要钢材的。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