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科学发展观_分卷阅读25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53 (第2/4页)

距很大。

    似乎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有相关的记载了。

    当初去博物馆的时候,自己瞥见过青铜的齿轮,可是完全没有往那个地方想过。

    原因就在于,中国古代的齿轮,是如同车轮般厚实而且笨重的存在。

    看似简单而小巧的普通东西,其实承载着整个工业的发展。

    当初在北平建立军工厂的时候,皇帝提出了流水线的建立,还奇怪为什么都是人力的流水线传递,而不是靠齿轮的联动设计。

    现在等他真的看到初代机的时候,才意识到问题出在哪里。

    轮子,齿轮,履带。

    这三样,可以完成一个力的转换和交接……

    皇帝低着头拨弄了下那个尺寸和契合度颇高的活塞,不紧不慢道:“赏。”

    这句话一出,刚才那些还神情忐忑的大臣们都有点懵。

    东西都没造出来,这就开始赏了?

    虞璁被剧透了上下五百年,自然不会告诉他们,这蒸汽机应该是两百年以后才有的玩意儿……你们能造出一半来都已经可歌可泣了。

    “陶瓷汽缸如果容易开裂和炸碎的话,可以考虑换土和窑子。”虞璁想了想道:“拿纸笔来。”

    他凭借着现世的记忆,画了几样不同尺寸和形状的齿轮。

    “这个应该用精钢铸造,会比现在这轮子般的玩意好用很多。”

    中国古代没有太多系统性的工艺传承,但起码铸造技术是刚需,还是能跟上日益发展的需要。

    在军工厂被建造出来之后,来自全国各地的工匠被相当优厚的条件吸引了过来。

    赵璜照着已有的制度筛选了一批人下来,让他们埋首于火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