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_第49章 胜者为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9章 胜者为王 (第2/4页)

于民匠。

    但民匠也有大明朝廷独有的管理制度,洪武十七年和二十六年两次编改,总体来说,就是先确定匠籍,然后轮班匠、住坐匠。

    轮班匠的意思是,各地匠籍,按丁数,路途远近,每年还要到京师去服役。

    按这会大明的规定,木匠和裁缝匠是五年一轮回。

    铁匠是四年一轮回。

    这会大明共有62种工匠,最惨的是表背匠、黑窑匠、铸匠、绣匠、蒸笼匠、箭匠、银朱匠、刀匠、琉琉匠、锉磨匠、弩匠等,一年一轮回,等于每隔一年,就要去京师呆一年。

    而京师里面的工匠,就叫住坐匠,表示比较近,用以和轮班匠以区分。

    像周记铁匠的周铁匠,去年刚刚从京师回来,按四年一轮,他可以等四年再去。

    他在京师待遇很差,虽然家里有优免差役,但他只有每月一石六斗米,或差不多的宝钞。(可宝钞是不值钱的。)

    当然,这还算好的,从永乐之后,轮班匠每月只有三斗米,勉强够吃,有的甚至不够吃,工匠待遇越来越差,难怪到明末的火器兵甲还不如满清。

    李默开价五两银,且不是宝钞,周铁匠当然愿意。

    但最让周铁匠心动的是,李默当时道要是你愿意跟着高阳郡王,下一个四年轮班,说不定能免掉。

    周铁匠听了当然高兴,果断投入朱高煦怀抱。

    朱高煦听完,笑问:“我看他们在打箭,他们不是箭匠?”

    箭匠每隔一年轮一回,是工匠里最惨的。

    李默笑道,其实铁匠就包罗万象,很多铁匠能打很多东西,聪明人就说自己是铁匠,有些老实人,比如说自己也会打箭,完了,你就被划为箭匠。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