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明国师 第202节 (第4/7页)
按照现在的通讯情况来推算,确实难以解决,但不代表未来无法解决。” “未来?”朱高煦有些不解。 姜星火先问道:“你觉得建设北京的宫殿城池,然后移民充实人口,到最后达到迁都的所需基础条件,需要多久?” “少则二十年,多则三十年。”朱高煦肯定地答道。 光是扩建皇宫,没个十年八年就搞不成。 更别提其他都城所需的配套设施,以及与都城相匹配的人口、农业、水源、道路等等了。 “所以,时间还很长,现在解决不了通讯,不代表以后解决不了。” 姜星火接下来做的假设,都是只能在未来实现的,现在验证不了。 换言之,姜星火为了试探皇权容忍度,开始画大饼了。 至于接下来畅想的科技点,也仅仅是畅想。 姜星火低头从地上捡了几根小树枝,挨个插在土里,又用树叶的梗,依次连接这些树枝。 “那如果我说,在未来二三十年内,会有这样一个名为【千里传文】的东西出现,只需要把一个个木桩子打进地里,中间拉上线,如此一来,南北两京就能实现实时传输文字,是否可以满足‘皇帝-太子’南北都城分权所需的通讯条件?” 二三十年,就是工业变革建成工业体系基础,为点出“有线电报”这个科技点所必须的前置条件。 其实无线电台反而比有线电报更容易搞,无线电这种初中生都能手搓出来的东西,姜星火自然也会,但眼下只是畅想,自然要讲点明代人还能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