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大明国师 第103节 (第1/6页)
“唐朝和吐蕃虽然灭亡了,可气温和降水,还会继续影响着华夏文明的历史进程,” “唐朝中后期,气温下降,气候开始变得寒冷,而这个导致寒冷的降温过程并非是一蹴而就的,甚至过程中还会有所起伏。” “在唐末五代的乱世后,北宋迎来了一个升温期,在那时,不仅北方的幽云十六州开始重新适合耕种和居住,就连河北也形成了大片的湖泊、沼泽、河流,北宋甚至还依靠这些湖泊与河流,在平原上修建了阻击辽人南下的防线。” 就在两人的情绪稍稍抬起来的时候,姜星火的话语转向低沉。 “但是好景不长,仅仅过了一百多年,到了北宋灭亡的前夜,气温便开始又一次下降了,这次持续百年的温暖期宣告结束。” “史书中记载,北宋大观四年十二月二十日,泉州下起了大雪,泉州港甚至因此封冻。北宋政和元年,太湖全部结冰。” “而辽东的金人,也开始因为不堪忍受寒冷,走出深山老林,向南灭辽、灭宋。” “然而,这个温暖期反弹后的大寒冷期,持续的时间非常的长。” 朱高煦脱口而出:“蒙古人!” “不错,气温对于草原的影响,远远超过了平原。”姜星火点头说道。 李景隆试探着问道:“蒙古人也是因为草原逐渐寒冷,所以才被迫整合起来,南下征服世界?可为什么草原受到气温的影响,会远远超过平原呢?” “因为草原距离海洋,比平原距离海洋要远。” 看两人没怎么听懂,姜星火解释起了其中的原理。 “这里面除了气温,还有一个事情,就是气温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