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8 (第3/4页)
说不上,特别有烟火气。 店里忙进忙出的共有两个人,中年男人个头矮,微胖,头有点秃,站在一排格子锅边下米粉,油光满面。 米粉滚一道沸水就好,男人麻利地将煮好的米粉倒进碗里,再舀起一大勺卤汁淋下去,比普通筷子长很多的木筷夹起又厚又大的牦牛rou片,一块一块码好,撒上葱花,往台子上一放,一个瘦削的少年便赶来端起,送到客人的餐桌上。 一份三两的米粉,光是牦牛rou就有五块,才10块钱,而10块钱在大城市别说牦牛rou,就是普通牛rou,恐怕也只能吃个rou渣。 花崇相当满意,另加了一份牦牛rou,还点了两份小菜。 柳至秦早就习惯他加餐的风格,连“晚上少吃点”之类的叮嘱都省了去。 此时在店里的客人几乎都是本地人,有的刚下工,有的才打完牌,有的纯属半夜嘴馋,风尘仆仆赶来打牙祭。他们声音不低,但说的都是方言,外地人很难听懂。 花崇和柳至秦都没穿警服,但他们的打扮、气质与周围格格不入,一看就是从外面来的。 刚巧没有新的客人,中年男人——也就是老板刘哥——另煮了一碗米粉,只浇了卤汁,加了几根青菜,没有码牦牛rou片,递给少年,少年一言不发,坐在角落里吃,那样子有点儿狼吞虎咽的意思。 虽然只是来吃个宵夜,但花崇犯了职业毛病,视线转向少年,眉心轻轻蹙了下。 按理说,这种小店铺多半是家族经营,从厨师到服务员都是一家人,实在忙不过来了,或者有什么别的原因,才会雇佣外人。少年似乎是老板的儿子,但这父子相处的模式着实有些古怪。 老板对客人相当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