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03章夜谈寻墓 (第2/4页)
所谓“红石”是指花岗岩的“罗源红”。 这种石碑通体呈现出暗红色,以前都是商人用的最多,寓意生意红红火火。 此外还有当官爱用的“万年青”,贝勒爷贵族用的“汉白玉,”普通平民用的“芝麻黑,山西黑”等。 所以我们就推断,老太太高祖墓里,一定有“罗源红花岗岩墓志铭。” 这是第一个推测出来的消息。 第二个。 清代的墓,大概率不会葬在山顶上,为什么? 古人不傻,都精着呢,一般的清墓深度都在3米到6米这个范围内,不像西周战国那样,动不动就是二三十米。 清代墓也不像东汉墓,没有修排水沟的例子。 这么浅,如果他埋到山顶上,用不了几年就进水泡塌了。 所以,都会选择埋在半山腰,或者埋在山脚下。选地势有小斜坡的地方是最好的,这叫“坡下挺”。 雨水会顺着斜坡流到山下,不会伤害到墓葬。 讨论完这些,把头直接将桌子上的邙山山势图折了一下,把一整个山顶都折起来了,pass掉了。 然后把头拿起了笔。 这时马上就要2005年,时过境迁,邙山脚下多了很多景点。 把头拿着红笔,把山脚下的这些景点地名,全部打了个x。 包括几个大型采摘园,白马寺,环境检测站,新修的水库,养殖场,鼓楼,伏羲庙,下清宫,几座道馆等等,全打了叉! 当时埋的不深,如果墓在这种地方,这么多年,打地基,翻土,修井,早被挖出来了。当然也不能百分百确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