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95 (第3/4页)
了些笑意, 说:“在下看小郎君年岁还小, 我青州府有很好的学馆, 里面有不少德高望重或者是闻名天下的才子坐馆, 小郎君可也去试着考一考,如果考进去了,将来从学馆里面结业出来,必然才学匪浅。” 旁边的有流民忍不住怯怯的问:“不知那学馆入学条件几何。” 显然哪怕是不识字的流民,都知道念书与不念书之间差了多少,自己没法读书, 却总想着自己的孩子能读书。吕易也曾听到某些流民说, 自己一家原本在家乡还是能勉强活下去的, 但是听闻青州此地开设了有名的学馆,只要有心向学, 便有机会能够送孩子上学,这才下定决心搬来青州。 赵德显然应对这些事情应对习惯了,早已明白这些流民关心的是什么, 他稍微有些歉意的说:“学馆分了好几个不同的班级, 不同的学子有不同的做法。但是如果是考不上, 却想上学的话,是需要恩荫名额的。” 然后他讲了什么叫做恩荫名额。 青州的学府的确分了好几种,比如扫盲班, 没有固定上学地点, 授课的老师也不是什么文学大家, 其实就是一部分先识字,之后带动其他人也识字,只要你有空学,没有任何门槛。 比如培育精英,算得上是深造的进益班,士族无需考试,寒门弟子需要经过测试方可。但这是无可奈何之事,因为授课老师都是士族之人,不可能一点特权都不给士族。这种班有点类似于导师制,班中学生虽然某些时候一起上课,但是更多的时候其实是跟着自己的专属老师学习的,所以寒门学生入学考是无法避免的事情。 再比如启蒙班,都是收的些启蒙儿童,与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