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离记_分卷阅读10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04 (第2/4页)

你懂的的?”

    徐良玉将账薄放在地上,双手按在身前,低头叩首:“国之大事,民女不懂,但是民女知道,库之需,可不是这区区二十万石米粮可以做到的,有一件事天后务必知道,是民女能为自己争一分口粮争一条活路,是货币流动,粮资运通的通天大路。”

    武后眼帘微动:“说来听听。”

    徐良玉扬声说道:“先夫曾是一名粮吏,天后也知,长安城的粮食多从江淮过来,具体每年从江西湖南浙江淮南等道运过来,一般先运到河阴,在这里留一部分粮食囤积;然后运到陕州,在太原仓囤积一部分,然后运到长安的东渭桥仓库。假若淮南米价为每斗几十到一百文钱不等,到达东渭桥的时候,每斗米价还要加上两百到三百文钱的运输费用。每年光只运粮费用可想而知,十万石多少,二十万石多少,民女不才,但是经过许多场地仔细研究过,死局可解,每年可给朝中省出几百万贯经费,货币一旦流通起来,钱又生钱。”

    女人终于抬眼,凤目凌厉:“你可知,妄议国事,便是个死罪。”

    徐良玉伏身不起:“民女只知,赈灾也好,国库也罢都与民女无关,民女只求一个活字,求天后给民女一条活路。”

    武后似沉吟片刻:“也罢,那你说来听听,几百万经费如何省得。”

    她将心理演算了无数次的话全盘托出:“江淮地区从有粮到无粮很快,都运走了,但是那边货币多,边关地区粮食多,但货币却少。往年江淮地区每年要运一百一十几万石粮食到河阴,如果只运三十万石北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