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cao穿越武大郎_曹cao穿越武大郎 第525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曹cao穿越武大郎 第525节 (第4/8页)

要创出一个摩尼教来。

    他吸收拜火教、印度佛教、西亚基督教诸多思想,一番揉捶,创建出自家教义、教规、教仪,自称为继琐罗亚斯德、释迦牟尼、耶稣之后的第四位先知,光明之使者。

    教派既创,便要传教,但此时波斯乃是拜火教的天下,摩尼费尽心思,也只收得教众三人:自家亲爹一个,家中亲戚两名。

    没奈何,摩尼只得远走异域,前往杜兰(后世巴基斯坦一带)等国传教,并将杜兰国王发展为教徒,传教事业渐有起色。

    若干年后,趁着古波斯改朝换代,摩尼教杀回故乡,渐渐壮大,成为萨珊王朝的国教,摩尼也成为了国师一般人物。

    晚年,摩尼欲传教世界,特地亲撰七书,曰《彻尽万法根源智经》、《净命宝藏经》、《律藏经》、《秘密法藏经》、《证明过去经》、《大力士经》、《赞愿经》,令门人译为十余种外文,四处传教,其中便有汉文译本。

    唐武后延载元年(694年),摩尼教传入中国,大历三年(768年),于长安、洛阳各地建“大云光明寺”,其势大盛,会昌三年(843年),武宗灭佛,摩尼教亦受波及,朝廷四处捕杀摩尼教徒,世人称为魔教。

    传至宋朝时,摩尼教与弥勒教因争夺教众,颇有争斗,死伤众多,摩尼教主汪公老佛与弥勒教教主陈箍桶亲自出手,双方前后约战六场,其中武比三场,高下未决,又文比三场,仍是胜负难分。

    这六场斗下来,汪、陈二人忽然发现双方教义,竟然颇有相通互补之处,于是一番深谈,都冒出一个惊人的想头——

    所谓争则两伤,合则两利,既然如此,我两家何不共组一个新教派?如此莫大江湖,岂有可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