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寺庙 (第2/8页)
“少爷折煞我,能在此住也是我的福分。”老管家诚惶诚恐的说道。 明昭的爷爷同方丈是多年的好友,从明昭五岁开始,爷爷便每年抽时间带他来山上清修,直到 爷爷去年离世,明昭便一人独往。 明昭缓步走到外面的海棠树下,看着这早已心存目识的景象,眼中毫无波澜。 爷爷曾说,随着心境的不同,景物也会变化。可他,在这熙熙攘攘的尘世中活着,二十载春秋,从不曾有过情感。他总觉得自己同这世间隔着一层厚厚的屏障。 除了已过世的爷爷,没人知道,外人眼中温朗如玉的公子,自五岁那年出了意外,患上了本不该患的情感缺失症,自此以后情感冷漠。 明昭那年受到刺激,失去了一段记忆,连带着情感也变得冷漠。私人医生说只有恢复记忆,才有可能将情感找回。 佛说,五戒十善。 十善是为“身三”,即不杀、不盗、不yin;“口四”、即不两舌、不恶口、不妄言、不绮语;“意三”、即不贪、不嗔、不痴。 五戒是为:[一、不杀戒],谓人若于彼众生,妄加杀害,而夺其命,死堕恶道;或生人中,亦寿命短促。若不作是事,名不杀戒。 [二、不偷盗戒],谓人若于有主物不与而窃取之,死堕恶道;或生人中,亦受贫乏报。若不作是事,名不偷盗戒。 [三、不邪yin戒],谓人若yin泆无度,好犯他人妻妾,死堕恶道;或生人中,妻妾亦不贞良。若不作是事,名不邪yin戒。 [四、不妄语戒],谓人若妄造虚言,隐覆实事,诳惑众听,死堕恶道;或生人中,亦口气臭恶,为人所憎。若不作是事,名不妄语戒。 [五、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