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50章 最后的阳谋(大结局) (第4/6页)
这一个动作,就意味深长,他继承的不是朱家的法统,而是自从上古三皇五帝,一直流传下来,生生不息的血脉。 与其说朱翊钟是中华的皇帝,不如说他是华夏一族的族长,和每一个普通百姓一样,都是炎黄子孙。 正因为如此,一切皇宫的繁文缛节都被取消,面对皇帝,只要躬身施礼就行,跪拜礼被彻底废止。 朱翊钟甚至不再自称朕,从小接受心学和科学的熏陶,朱翊钟更醉心科学,喜欢动手。比如他就亲自制作了一艘拥有两个巨大轮子的船只,不用风帆,就能航行。朱翊钟把这艘船作为礼物,送给了唐毅。 五年执政期满,唐毅再也没有流连,立刻动身,离开了京城,他发誓,今生已经在这种城市,浪费了太多的精力,从此之后,再也不会返回。 不要小看这五年,正式有了这五年的时间,皇帝的尊位消失了,绵延两千年的传统打断了,即便朱翊钟重新称帝,此时的皇帝和往日的皇帝,全然不同了。 整个帝国的体系已经构建完毕,宪法确立了分权制衡的原则,皇帝只能从事礼仪性的工作,其余实际的权力都落到了内阁、立宪会议身上。 至于阳明学会,则是聚集帝国最多的政治精英,成为帝国发展的规划者和领路者。他唐毅离开京城十年之后,阳明学会正式决定,赋予朱翊钟中华联邦大皇帝的职务,他是所有海外藩国属地的君王,各藩国的国王都是他的臣子。这一步抬高,实则是更进一步稳固成果,确保皇帝没法反扑。 阳明学会已经成为了一支成熟的力量,他们懂得如何运用权力,不再需要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