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科技强国,向秦始皇直播四大发明 第262节 (第3/4页)
一杯杯水酒被洒在地。 “敬小范相公!” “敬范文正公!” …… 【第二次兴学是王安石主持的熙宁兴学。】 【熙宁兴学主要是恢复当时 范仲淹所提出来的各州县官学, 然后将太学分为三个等级, 让学子考试升级,有点那么优胜劣汰的意思。又统一了一下教材。】 【最重要的一点,是王安石对科举内容的改革。】 在府学、县学甚至是各处乡学里,学子们正在处处议论着刚颁布的新政。 当然了,他们最关注的还是教育和科举的改革。 尤其是科举。 “什么?以后不考明经科了?” “不仅是不考明经科了,而且进士科的内容也有改动,不再考诗赋,只考经义和策论。而且,经义也只需要通晓大意就行。” “据说,王相公觉得若考试只会背诵却不能实际运用的话,那考来也无用。” 对写诗实在是没灵感的人狂喜:“就该如此!诗词歌赋不过是闲来雅兴,难道当个县令,断案治民之时还需要会写诗不成?” 这本就不合理。 还有人对去掉背诵内容很高兴:“这样好,这样才能够拉开分数差距。” 毕竟,背诵容易,只要不傻肯下苦功,谁都能背诵,但却不是谁都会写策论。 但也有人如丧考妣,失魂落魄。 几l家欢喜几l家愁。 【这一点,可以说是很实用也很实际的。毕竟科举本来就是为了给朝廷选公务员用的,而公务员不需要会吟诗作对,也不能只会背书,需要的是通世务的能力,理解上面的政策并且传达到位的能力、处理各种民生事务的能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