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我凭破案冠绝京华 第167节 (第1/8页)
但等谢星阑走近,才知他们并非在做诗文。 “所以说人之际遇太难料,贞元十三年的进士,在翰林院待了半年便去了兵部,军器监多安闲富足的衙门,却偏偏遇到了个不省心的上司……” “听说军器监油水极足,他多半是挡了人家的财路,幸好没真的获罪,否则大好前程就这样毁了……” “得多亏定北侯,那批军械是给北府军做的,定北侯保了他,如今在定北侯手下做个参军也是好前程,就是在那幽州苦寒之地,着实辛苦。” “各人有各人的际遇,只盼咱们过了年,能去个好衙门。” “你们说的是何人?” 几人正议论着,却冷不防被一道冷沉之声打断,他们转头一看,便见谢星阑不知何时到了跟前,几人慌忙行礼,“谢将军。” 谢星阑本从北面离开,不欲与他们寒暄,但不知听到了什么,他脚步一转上前发问,翰林们互视一眼,一人道:“我们刚才说的,是那位北府军参军。” 谢星阑拧眉,“赵永繁?” “正是,他是贞元十三年的进士,当年高中还不到十九岁,后入翰林院任编修,很得陛下赏识,后去了兵部,最终又入了北府军……” 科举入朝之人多为文臣,少有再去驻军当差的,谢星阑道:“你们刚才说他在军器监挡了别人财路,是何事?” 几位翰林面露尴尬,一人硬着头皮道:“是我们翰林院一位老编修说的,说当时赵大人入翰林院,正巧编撰了一套名为《考工记》的技艺全书,后来某日,陛下发现他对《考工记》里的兵械篇颇有研究,便说他不如去兵部军器监当差。” “当时人人都觉艳羡,却不想他去了军器监不到半年,便被冠上了贪污军饷的罪名,是一批送给北府军的甲胄做的太劣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