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章与西洋的早期接触 (第2/5页)
进行至今尚未停止。 范礼文博士(warnshius),后为伦敦纽约国际协会秘书。他为人胸襟开阔,眼光远大,通情达理,又多才多艺,实远超过当时一般的传教士。不知道由于什么好运气,西溪得以有这么个好牧师派来此地,这里离坂仔很近。范礼文博士大约六英尺高。使我们接受到西洋学问的,就是这位牧师。在amp;quot;上海基督教文学会amp;quot;,在由林乐知(youngj.allen)主持之下,当时发行一份一张纸的周报,叫通问报(christianintelligence),油墨纸张甚劣。今日手下若还保存一份就太好了。范礼文博士不但把这份周报寄给我们,另外还寄上海基督教文学会出版的很多书和小册子。家父遇到了他,算是找到了知音,不久与他成了莫逆之交。 我们对西方最早的接触,是范礼文博士留下的一个领扣儿,因为他夫妇住在我家最上的一层楼,我们家也就是那个老教堂。孩子们对于那个光亮的领扣儿到底是什么东西,大家猜测了半天。他夫妇又留下了几个罐头筒儿,那一定是盛牛油的。我们中国人闻起来,简直全家里都是牛油味道。我记得他们走后,jiejie曾把所有的窗子敞开,好让屋里散掉那种气味。我相信家母用来夹针线的那本星期六晚报刊物,一定是来自范礼文太太之手的。 这些虽然是我对西方接触的一些不相干的事情,但是我认为对我很重要。家父知道圣约翰大学,就是在通问报上看到的,因此又梦想到牛津大学,柏林大学。家父的月薪是二十块,后来增为二十四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