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王_分卷阅读146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46 (第1/4页)

    里刚好能看到远处的靖远王府,即便只是远远地看上一眼那飞檐斗拱,竟也能令他体会到一丝丝安心。

    现在只希望封野能给他带来文宥迟的把柄,在这场战斗里,如果他们不能趁机斗倒几名谢忠仁的大将,再斩除一批虾兵,以后就再无这等机会了。

    所谓京察大计,指的是由吏部主导的朝廷对官员的考核,每六年一度,考核京官名为京察,考核地方官名为大计,合称京察大计。

    其中,三品及以下官员,由吏部主考、都察院监察,从二品及以上官员,考察方式则大有不同,除吏部要给出政绩的考核意见外,还要自陈政事得失,后由内阁复核,最终由皇帝裁决。

    对三品及以下官员,考核的基础手段为“会核”,会核是逐级层层考核,上级考下级,主要评价其政绩与廉洁的情况,最终由吏部复核。

    而二品及以上官员多是巡抚、总督、阁臣、尚书,已没有上级,考核的手段为“列题”与“引见”,列题是由吏部出题,让二品及以上大员将自身政绩与相关的重大国事进行阐述,自陈功过,说的每一个字都要记录在案,然后,吏部将根据他们对大员们的考核结果和这份自陈,一同引见于内阁和皇上,内阁拟出对该大员的最终考核意见供皇上参考,由皇上做最终的敕裁。

    除了这三项最重要的考核标准外,官员的才能高低,勤政与否,声名好坏,甚至是身体病老情况,亦在考核范围内。

    考核的结果将直接决定升迁任免,通常不升既走,每一度的京察大计,都令吏员们战战兢兢,同时也滋生数不清的假公济私、滥用职权、贪污受贿。上一届的京察大计,王生声利用考核贬了蔡中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