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七十年代知青媳妇跑路后 第160节 (第5/7页)
更换岗位。 “是不是挺可笑的?”杨建峰笑着问,他爸受伤是十年前的事情,当初他爸救下来的姑娘已经成为了省纺织厂的副厂长,救下来的机器现在仍然在服役。 那时候的他还是只知道闷头往前冲,不顾后果的憨小子。现在的他再也不会做那样的荒唐事,成年人的世界很复杂,在工作中不能贸然得罪任何一个人,不然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刻会面临什么。 现在的他渐渐能理解当时父亲为什么会选择自暴自弃?因为放弃远比坚持和努力要容易的多。 杨建峰其实并不常回忆这些,因为一定会替他爸感到不值。 这是种从心底涌上来的悲伤,只有亲人才能理解这种感受。他们从来没有埋怨,指责杨三叔当初不该那样做,说你看当初和他站在一排没有伸出援手的那些人,现在不也活的好好的,在省纺织厂的职位还不低,偏偏就他傻。 那是一条生命。 一条命和一只手摆在天平上,所有的人都觉得应该救命。 帮助人的时候是不会想之后要得到什么回报的,就算是现在,杨家人也没想过让当年杨三叔救的人或者是说因为他救下这几台机器而获益的那些人怎么帮助他。 但是,在杨三叔受到不公平对待的时候出来说句话,就这么难吗? 悲的根源就在于此。 杨建峰说了很多话,到后来情绪激动的时候,很多话已经失去了逻辑,恐怕连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 但就是因为这样,程涛才感觉更加真实。 如果让程涛来评价杨三叔的经历,有四个字最为贴切。 好人难做! 杨三叔救人的成本太高,高到如果把他的经历写成文章劝诫后来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