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太子妃退婚后全皇宫追悔莫及 第77节 (第5/6页)
从大司马杀皇后宫人开始,到王丞相亲自至内狱,给那闯宫四卫松绑送回,再到圣上下旨将蚕宫赍赐给成忠公小娘子,一桩一件,都预示着中宫如秋后枯叶,其势将末。 在下一步局势明晰之前,谁又敢当这个出头鸟? 奇的是,这一日避朝多日的太子殿下也上了朝,站在大司马对面,堪堪与他并肩。 皇帝李豫御临丹墀,透过晃动的冕旒下望,黄门侍郎高唱“有事启奏”,底下人都侧目瞅着大司马,哑雀无声。 这些日子北府兵在家门口的威风也耍够了,该提条件了吧? 谁料卫觎一语不发,仿佛只是来旁听朝事的。 他不急,一众臣工心里却急得不行,揣不准这位杀神的深浅,响起丝丝窃议。皇帝在上头也坐不住,面色阴沉不定,忽然太子出列。 李景焕今日绛袍玄冠,神英气朗,目不旁侧,跪地奏道:“启禀父皇,儿臣有一请——望父皇准许大司马带兵北伐中原!” 石破天惊。 朝堂上嗡然炸开,都怀疑自己错听了。唯独卫觎无惊无诧地低眸,扫一眼太子背影,不动如山。 第61章 “兹事体大, 太子休得妄语。”龙座上皇帝淡淡开口,听不出心思。 “儿臣不敢。”李景焕面色不改,随即列举了长达十条北伐之利,条分缕析, 显然早有准备。 心思浅的臣子心道, 东宫不是一向与这位先皇后的胞弟水火不容吗, 何时倒了戈与大司马同声同气?老成谋国的臣子则生疑,太子这是准备借刀杀人?借北胡刀, 杀国之股肱? 到底这北伐二字是支破风箭,穿破了铃铛, 谁也甭想当作听不见。王逍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