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零三九章、言语世故 (第3/4页)
爆发,西凉守备空虚,正是用人之际。身为戍卫冀县十余年屯长的儿子,子承父志也是应该的。 其二,则是抛出了诱饵。 盖勋在嘉奖华雄的孝行之时,还是夸奖了他的勇武,说什么如此武力在郡里当个都伯(百人将)绰绰有余了。也话里话外的提及了夏育。说华雄作为夏育的徒儿,学过排兵布阵的本事,以后入行伍了肯定起点不低什么的。 有句话怎么来的? 人情练达即文章! 体现在说话的艺术上,是讲究心照不宣的境界。 听懂了的人,就知道了自己想表达的意思。听不懂的人,就不是一路人,也没必要再去多费唇舌解释。 华雄好歹也是两世为人,当然听懂了。 不光听懂了,还做出了让盖勋很欣赏的答复。 他拿了夏育当挡箭牌。说自己不过是个虚岁十六的少年,家中又无大人了,便打算听从师命守孝百日,就去投军行伍报效朝廷。 得了,已经返回落门聚的夏育,一番好心就这样被利用了。 变成了劝阻守孝的怂恿者。 要是华雄从军后做出点功绩还好,人们会夸赞夏育的明智;要是华雄直接战死了,那他夏育就得背上让孝子去送死的骂名。 此子果真狡诈! 一句话就将自己,从不坚持守孝的诋毁中摘出去了! 盖勋听完了以后,心中不由发出这样的感慨。 然后呢,华雄又很客气的请示一番。说什么自己只是粗通文墨,在机缘巧合下得到了残卷书简后,却不能辨认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