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45 (第1/4页)
下面的伙计立刻把茶给端了上来,也难免用藏着几分担忧的眼神看了她几眼。 此地乃是江浙会馆里的一间客房,由江浙商帮的商人们在此设立,专容纳江浙两省上京来商人留宿、谈生意。 许文益便是苏州南浔的丝商。 两个月前他就上京了,只因江浙一带做丝绸的大商人联合起来压低生丝的进价,搞得蚕农不满,他们这些以贩丝为生的中小商人亦无以为继,只好逼得北上。谁想到京中大商与江浙大商也沆瀣一气,加之入京的中小商人太多,丝价不涨反跌,竟只有去年市价的一半! 别说赚钱了,就连付给蚕农的成本价都不够! 许文益今年三十六岁了,即便没有学人蓄须,一张脸上也看得出有些了风霜痕迹,眼角都是细细的皱纹。更不用说连日来丝价不涨,他滞留京城,睡着今天的觉却不知明天的太阳会不会升起来,实觉得每一日都在油锅上煎熬,连眼神里都透着一种沉沉的压抑与焦虑。 他的身家性命都在这单生意里。 去年学人贩盐赔了不少,今年从蚕农手里买丝时都拿不出钱来,还好他是南浔本地商人,又与当地蚕农往来过数年,大家都知道今年行情不好,但愿意信任他,只收了他一成的定金,把这一年产的生丝都交到了他的手上,让他上京买个好价钱之后再回去付讫余款。 生意场上,谁不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可家乡的蚕农却愿意先给货后收钱。 许文益是个有良心的商人,也不愿辜负背后乡亲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