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41 (第3/4页)
出这橄榄枝。 马鸾凰便摸著下巴,认真地思索著。 却说入冬以前,子吟终于收到来自武家的回信,一封来自亲娘、另一封则是弟弟子良的。 子吟读著亲娘的信,眼眶隐隐的泛了红,娘亲对他久未联繫并没有一丝责怪之词,而是真心为子吟高兴,认为男儿志在四方,是该多出远门、见识世面的。 她还问起了俄国的风土人情,作为深闺宅第的妇人,她这辈子可没有离过盛京和邳县的范围,问子吟沙俄人是不是全都和盛京裡一样,又高又壮、金髮蓝眼的。 子吟把娘的信细心读了收好,然后也就读了弟弟的信,阔别四年,子良彷彿变得懂事了,这封信裡并没有任何的yin字浪语,而是对兄长表达恰当的关心和慰问,又有一点怨怼,怪子吟这三年失去了音讯、都遗忘他这个弟弟了。 子吟读的时候,便联想起过去子良像沙赫一样大的时候,也是像小尾巴一样跟著自己,在武府裡蹓躂的。 他们兄弟关系曾经是那麽的好,为甚麽现在却是会走到这样的地步?子吟并不想把这全归究于子良对自己的歪心思,然而若不是忌惮著弟弟那异常的执著和热情,子吟其实是很想要回武家去探望对方和母亲的。 子吟看子良现在懂性多了,甚至还在信上写自己每日为武家军务而cao烦,都有了一家之主的自觉,便临时起意,在回信裡提起自己和议的构想。 子吟希望以自己的身分,为白武两家搭一条友好的桥梁,即使武家不再附庸于白家之下,也不要生起干戈来。毕竟当今华夏,正是面临著西方列强的环伺,军阀都是华夏人,可他们不但没有共抗外敌的团结心,反是还要私斗内讧,损耗国力,正是自清廷覆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