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曹cao和刘备扶我登基_第一百二十五章 玉林柳郎有恙,关西皇甫陪葬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五章 玉林柳郎有恙,关西皇甫陪葬 (第7/11页)

   此刻的张仲景,捧着布帛的手都在微微的颤抖,只觉得自己被震撼到了。

    要知道,柳羽默写的是《伤寒论》和《金匮要略》这两本书。

    原本他一个学考古的,自然不会看这些医学名著。

    但…架不住前世柳羽的老爹是一个“老中医”。

    耳渲目染…

    呃…其实根本不用耳渲目染,身为“超忆症”患者,看一遍或者听一遍就记住了,想忘都忘不了。

    当然…

    严格的说,《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并不是张仲景亲笔所书,他写的叫做《伤寒杂病论》,是他毕生探寻,找出的治疗伤寒症的方法。

    只是…在建安二十四年,也就是大汉灭亡的前一年,张仲景去世,他著写的《伤寒杂病论》也就开始了它在人世间的旅行。

    这个时代,书籍的传播只能靠一份份手抄,流传开来十分艰难。

    不久,原书亡失。

    据说还是晋朝时,一个叫做“王叔和”的太医令偶然中见到了这本书的残章。

    利用太医令的身份,他全力搜集《伤寒杂病论》的各种抄本,并最终找全了关于伤寒的部分,并加以整理。

    里面记述了伤寒症的397条治法,载方113首,总计5万余字。

    而柳羽默写的版本,则是在宋代又一次经过校订与发行的版本,其中更是加入了宋代时期医疗的先进方案,算是对最初版的《伤寒杂病论》做出了补充。

    也就是说…

    柳羽默写的这《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哪怕是放到三十年后,张仲景成功撰写出《伤寒杂病论》时,也不会与他的理论一模一样,只会更高端、更缜密、更超前。

    当然了…

    柳羽就担心,张仲景会像那些普通的“大夫”一般,不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