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42 (第1/4页)
并不贵,那只能说明印刷效率不高,十有八-九是雕版印刷。雕版印刷一版能印几百甚至几千部书,但是刻版费时费工,大部头的书往往要花费几年的时间,存放版片又要占用很大的地方,而且常会因变形、虫蛀、腐蚀而损坏。如果印量少又不需要重印,版片就成了废物。另外,一旦雕版发现错别字,改起来十分困难,常需整块版重新雕刻。 正是因为这种种不便,才催生了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历史课本上只是一笔带过地提到宋代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没有详细介绍过程,苗安知道大体流程也是因为好奇心旺盛翻过资料。大体就是用胶泥做成一个个规格一致的毛坯,在一端刻上反体单字,用火烧硬,制成单个的胶泥活字,这样一来排版就变得更加方便快捷。 苗安没想过要创造历史,不过普及活字印刷术实在是令人兴奋的一件事,不光自己能赚钱,还可以造福广大人民群众。 暂且按捺住激动的心情,苗安又急匆匆赶回家,向莫肃询问关于印书的事情。 莫肃对这方面接触的也不多,只知道整个五溪镇的书都是由一个作坊印制的,那作坊离青岭村很远,至于印刷方法,大致是把字反向刻在板上,刷墨覆纸。 “有没有想过把字刻成一个一个的,根据书的内容排起来,然后再刷墨?”苗安问。 “这个……”莫肃思考了一会儿,“你是指刻成与印章类似的东西吗?倒是没有听说过。” 果然,苗安更加确定了自己的猜测。为了保险起见,他又去问了村长和村里一些年纪大的老辈,还去问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