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涛骇浪_第1978章 新能源汽车的内幕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978章 新能源汽车的内幕 (第3/4页)

能从市场获取全部汽车零件。

    曾有人开玩笑说,生产新能源汽车是一门最没技术含量的工业制造。所谓的生产,不过就是全球采购零配件,然后动手组装,最后贴上自己的标签即可完成。

    中部省曾经也想在这场补贴盛宴中分到一杯羹。苦于基础设施落后,这个愿望一直未能实现。

    许一山在三市联席会议上,第一个提出在香河建立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的时候,还遭到不少人的质疑。

    第一,新能源汽车的补贴,将在一段时间后悔全面叫停,这也预示着香河市即便将车造了出来,未必能赶上最后的一辆补贴末班车。

    第二,建立一家车企,光靠热情远远难以满足。毕竟,汽车生产技术是一门技术难度五颗星,市场份额五颗星,充满了未知色彩的行业。如果一脚踏空,巨量的亏空将会成为压倒地方财政的最后一根稻草。

    第三,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又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建设这样一个充满未知数的企业,前期资金从何而来?

    时代在发展,早就过了空手套白狼的美好时光。大家担心的是,一旦遇到亏空,谁能挑得起这副重担?

    现场会议上,耿强汇报了建设园区的资金来源。

    耿强与董伟民比,两人性格完全不同。

    如果说,董伟民尚有共同发展的理念,能主动积极借鸡生蛋,打了一个擦边球引入民营资本。那么,耿强在你这方面的态度恰与董伟民背道而驰。

    耿强拒绝民营资本进入。他力排众议,将新能源汽车归入到国家投资范畴。

    这就是说,香河市的汽车建设资金,完全来自政府主导的自身投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