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2章 (第2/3页)
在系统整理和抢救迄代中国历代史料文献,工作量不可谓不繁重。 人们虽然歌颂盛世修典,可修典工作本身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穷首皓经,看不到尽头。 在事事都讲求效率的今天,谁会愿意做这种毫无捷径的笨功夫呢? 因此,在柏松溪病退后,没有人愿意接手这个项目,最后只有年轻的柏辛树咬着牙,挑起大梁。 他理应是最坚定的,可是 修典八年,越是深入到中华文化中去,越是惶恐。知道得越多,越察觉到自己的无知。 百川渊薮,熔古铸今。卷帙浩繁的中华古籍,中华大典真的能找全吗? 中华大典,真的足以配得上中华两个字吗? 永远都不能。 做中华大典,又有什么意义呢?柏辛树无法回答这个问题。 柏辛树性格内敛,面上表情向来不多。他压下心里的疲倦,向夏老介绍:这两位是新加入古籍中心的同事,左佑佑,简行舟,带来给夏老见一见。 左佑佑规规矩矩行礼问好,然后像个小学生一样,拘谨地坐在一边。 夏老端详了两人一阵:年轻好啊。你们是中华大典的未来,也是中国古籍的未来。你们是年轻人,更知道年轻人在想什么必须让更多青年感受到中国古籍的魅力,我们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才能活起来,只有植根在广大中国青年的内心,中华文脉才能更好地传承下去。 左佑佑感觉到夏老的目光落在自己脸上,赶忙拘谨地点头称是。 夏老突然说:左佑佑,期待你的表现。 左佑佑不知道为什么夏老突然cue自己,一个激灵:好! 夏老又看了左佑佑一眼。这个女孩是老友季之林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