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4章 (第3/3页)
也表礼乐复兴。 如何能一切从简。 至于为何说六年都未曾举办过大型祭祀活动,全然是因为蔺阡忍在位的时间太短。 蔺阡忍驾崩那一年正好是再上一任皇帝去世的第三年,他但凡熬过冬天,都能迎来一场盛大的祭礼。 偏偏蔺阡忍是个短命的,“死”在了那个冬天,让大乾这个“孝”守了三年又三年。 李文显更是一度觉得自己掌管的礼部没什么用了,如今好不容易有了他带着礼部发挥的时机,他又如何能轻易退让! 李文显不肯退让,年听雨同样不肯退让。 前两年给蔺阡忍办的祭礼都是小祭,所用银两不多,年听雨也就由着李文显去了。 可这次不同,是大祭。 虽说年听雨不是这里的人,可他这三年没少翻阅史料典籍。 据史书所述,前朝最后一位皇帝极度迷信天降福泽之说,一年要举办好几次大型的祭祀活动。 其中最夸张的一次,竟然消耗了当时收缴赋税的五分之一。 由此就能看出大型祭祀活动究竟有多么的烧钱。 大乾建朝短,根基尚未稳固,随时都有可能与夷狄交战。 年听雨绝不能放任李文显如此不管不顾的行事。 孝悌 第008章 年听雨:“李大人,你想大办祭礼也可以,但孤有一个要求。” 见年听雨的态度似有转圜之意,李文显明显一喜:“老臣定当竭尽所能的去完成君上所提的要求。” “口说无凭,笔墨为证。” 年听雨拿起笔,在纸上洋洋洒洒的写了几行字。 写好,年听雨将墨吹干,然后将纸折成了四四方方的一小块,便叫何福生递到李文显手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