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兴明_第208章 衣锦还乡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08章 衣锦还乡 (第1/4页)

    随着距离濠州越来越近,朱文正隐隐浮现出一些历史上的记忆。

    朱元璋祖上其实是南京句容人,高祖朱伯六、曾祖朱四九、祖父朱初一、父亲朱五四。

    从名字上就能看出,这是一个世代穷苦的人家。

    到了祖父朱初一那一代,才带着两个儿子迁居到泗州的盱眙县,死后就安葬在那里。

    后来朱家日渐破败,朱五四和哥哥两家在盱眙县混不下去,又搬到了濠州的钟离乡。

    别人家是从乡下混到县城,老朱家是从南京混到县城,再从县城混到乡下,足见生活之惨淡。

    于是,朱元璋就顺理成章的出生在濠州,而他父亲朱五四也埋葬在这里。

    所以细说起来,朱家祖坟其实有三处,曾祖辈在南京,祖父在泗州,父辈才在濠州。

    对于朱元璋来说,最重要,也最好考究的,自然是埋葬父亲的濠州祖坟,在日后的洪武二年,这里会正式被定名为英陵。

    说起濠州祖坟,还有一段广为流传的轶闻。

    朱家混到朱元璋的老爹朱五四这一代,只剩个穷苦农民身份,连自己的土地都没有,只能租种地主刘德家的。

    但地主租金收得高,每年丰收,大半粮食都会落入刘德的口袋,只剩小半才是朱五四辛苦一年的口粮。

    就这点口粮,朱五四却要养活一大家人,生活之艰辛可想而知。

    朱元璋长到六岁,因为无钱读书,又干不了体力活,只能也跟去刘德家放牛,父子二人同在一个屋檐下打工。

    这种生活,丰年时还能勉强度日,等后来遇到天灾,朱家毫不意外的就陷入绝境。

    朱五四积劳成疾,很快去世,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