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零三章 出尽风头 (第3/6页)
,一来一去,损失可就太大了。 这也是中原王朝往往休养很长一段时间,却能在十几年的战争狂潮中,将积蓄消耗殆尽的原因。 文景之治后的汉武帝如此,杨坚之后的杨广如此,贞观之治后的李治其实也是这样。 东征西讨,扩大疆域,灭高句丽灭了个爽,结果除了盛名外,实质好处并不多。 相比起来,李世民当年没能灭得了高句丽,但斩获高句丽军士达四万多人,自身损失不到两千,同时缴获了大量的牛马、装备、奴仆等等,实大于名,把高句丽折腾得半废,自己收获满满,这样打仗才是胜利。 且不说大唐,吐蕃同样如此,接下来与大唐打仗,明明连连取胜,但国内也打得民不聊生,怨声载道。 要知道吐蕃在这段时期,还得老天眷顾,气候条件那叫一个好。 在打了大胜仗的情况下,都弄成这模样,可以看出战争有多么伤。 不过没办法,古代的战争是不可避免的,既然代价这么大,所能追求的就是胜! 何况吐蕃铆足劲要跟大唐干,李彦又怎会愿意钦陵杀了十万唐军,就轻轻松松的退走? 于是乎,这段时间,他常常往裴府和安府跑,和裴思简、裴行俭、安元寿进行交流。 换成以前,除了纯私人交情外,身为武德卫的李彦,是没资格跟这些大佬讨论军国大事的。 但此时一身绯袍的他,在官职上,已经是从五品下的游击将军。 再加上内卫机宜使,完全有资格讨论吐蕃之事。请下载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