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9章 (第3/4页)
便捡着夏郡官场的情况做重点,先奉承一通这太平世,而后才说了自己的见解,最后提两嘴这两年办得好与坏的几桩刑案,又夸了一通人杰地灵,问话便算完了。 老皇帝微微抬眼,倒有些刮目相看:“你在刑部这些日子,长进很多。” 伏霄一副谦逊态度:“蒙父皇看重才得刑部的差,儿子不敢不用心。” 下午时他已经找人要来了夏郡送上京的一些刑案卷宗,研读了些时候,此刻说的都是下午抱佛脚时的成果,老皇帝若再要他说些门道,肯定是说不出的了。 至于这个先见之明,自然是将白天那道口谕参过几遍后,才灵光一现得来的。 通知他去夏郡,为什么要先派一个内侍到昭王府里来传口谕,弄得这样有商有量的,只能说明老皇帝对伏霄的能力不太信任,并非表面上看起来“不可将寻仙事对外人道”的那般。 是以今晚进宫的重点,不是交代寻仙要如何如何,而是探一探他对夏郡的了解。传口谕这行为,是提前敲打一番,看看伏霄有没有眼力见,够不够格替他办事。 事实证明伏霄没有猜错,今夜进宫,是他们两方的互相试探。若伏霄没有猜中皇帝的意思,一门心思钻研求道之事,大表忠心,那这差事就这样了了,若皇帝单纯交代寻找韦敦之事,伏霄想尽办法也要推掉夏郡之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