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汉中祖_第一百三十二章治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三十二章治兵 (第2/4页)

六韬》、《左传》之言,从各个角度论述为将之道。

    此书诸葛亮是准备分两卷,写50篇,以供大汉将校习之,不过《将苑》一书才刚刚确立框架及核心思想,著成此书或许还要数年之久。期间诸葛亮还需边思索其内容,边结合大汉目前军伍情况,同时辅之讲武授将的情况。

    分完荔枝的黄权脱下履袜,缓缓入内,跪坐诸葛亮对面。

    诸葛亮见黄权入内,将案上讲武授将的草稿递过黄权,说道:“公衡,此乃亮欲讲武授将,精炼士卒的主旨纲要,请看!”

    黄权正襟危坐,接过草稿,仔细翻阅起来。

    作为大汉军事的二把手,大汉车骑将军,秦州最高的军事统帅,黄权是大汉唯一一个有资格与诸葛亮论兵之人。

    黄权看着手中的草稿,看了半响,抚须念道:“兵者,存国家安社稷之计。是以文有事,必有武备……故国以军为辅,君以臣为佐,辅强则国安,辅弱则国危,在于所任之将也。非民之将,非国之辅,非军之主。……”

    读罢,黄权不由为之赞叹,激动说道:“葛君之言,震聋于耳,权深以为然。文事、武略,乃国之双臂,废一臂,则国倾危。军弱则国危,军强与否,在于帅。非爱惜百姓之将帅,则非良辅也,亦非大军之主。”

    不过,黄权看到巾帛上‘教之以礼义,诲之以忠信’,这一段落之时,不由有些迟疑,于是问道:葛君,何出此言?”

    在黄权眼里,兵将教以军纪,练于行伍,赏罚分明即可。士卒应知晓于理法,不可以礼教化。要不然士卒知道越多,越并不容易执行军令。

    诸葛亮沉吟半响,抚须答道:“公衡,秦国之盛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