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人间惆怅客_初稿后记 共君此夜须沉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初稿后记 共君此夜须沉醉 (第6/9页)

仅仅是文字上的蜕变,更是灵魂深处的情感的升华。故事的语言从一开始的生硬死板,处处雕琢,到后来的完完全全说出自己心里想要说出的话,文随心动,不再刻意纹饰。每日在悠扬的琴箫和鸣中开始讲述,“寒山秋声”,“江流”,“山水情”,“神人畅”,“梅园吟”,“阳关三叠”,“龙翔cao”,“春晓吟”,“春风”,“碧涧流泉”。这十首古琴曲时时萦绕在我耳畔,成了我们故事中的伴奏,在曲声里,我沉醉了,我入戏了。写到沈宛弹奏“酒狂”的时候,我听着“酒狂”,读着“酒狂”的词;蓉儿弹奏“秋风词”的时候,我听着“秋风词”,随着她唱“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时常写着写着就难以自持,眼前模糊了很多次,哽咽了很多次,流泪了很多次。第一次是卢氏故去的时候,第二次是在金陵的城楼上跟子清哥谈心的时候,第三次是在织造府里和公子讲心里话的时候,第四次是在蕴墨斋里给公子过生辰的时候,第五次,第六次,第七次……就是前几日公子渐渐病重的时候,接着,就是昨日公子走的时候,念着他的那些让我感动了无数次的句子的时候。随后,是读着顾先生的祭文的时候,去西郊看公子的时候,一直到现在。

    文中出现的十几篇饮水词是我最喜欢的几篇,顾先生的“金缕曲”也是让我极为感动的,顾先生的祭文很长,文末出现的那几句是我觉得最为凄楚动人的,诉出了他和公子的忘年深交和公子一生的无奈。除此以外,还有湘雅格格的两首诗。公子确实有一个很有才情的meimei,有《绣余诗稿》流传至今,是湘雅格格的原型。不过除了格格的诗作之外,我没有再找到丝毫关于她的记述,因而文中情节多有发挥。文中康熙朝的几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