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40 (第3/4页)
大案。 偷盗抢劫不算,竟还伤了人命。 两支过路的商队尽数被屠,货物钱财均被抢劫一空。商队歇息的客栈也遭了殃,一场大火烧毁半数屋舍,掌柜伙计全葬身火海。 惨案骇人听闻,朱太守亲自下令严查。 为防止贼匪再次作案,严令城门每日卯时末开,酉时前就要关闭,凡有可疑之人一律捉拿下狱。 凡查明有罪者依律严惩。 查明无罪者,有黄籍的当天释放,有白籍的核查同乡后再行放归。连白籍都没有的直接发为田奴,哪怕是刚到盱眙城外的流民也是一样。 明面上看,此举是为肃清匪患,保障城中百姓安全,算是英明举措。 事实却截然相反。 凡是被抓捕之人,无论是不是有户籍,除最初放还的少数几人,余下都失去踪迹,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家人至县衙询问,得到的回答都是“人已放归”。 至于为何不见? 那就不是县衙的问题。说不定是路上遇匪,要么就是故意躲藏,令家人前来讹诈! 好好的一个大活人突然失踪,多数人家摄于县衙至威,只能自认倒霉,少数人家失去家中的顶梁柱,犹如当头一记霹雳,生活再难维系。 钱实等人在城外一番打探,得知有不下数十户人家遭殃,其中有两家寡母失去独子,竟是一根腰带吊死在房梁上。 “太惨了。”说话的流民姓贾名秉,年约四旬,短袍和布裤稍显得破旧,却是干干净净,脸上和手上也没有尘土泥沙,同其他流民很不相同。 贾秉一边说一边叹气,接过钱实递来蒸饼,自己不吃,而是掰开分给周围五六个孩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