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93 (第2/4页)
求发展,比要加强与外洋交流,增加商贸关系,但如今英舰扼我长江水道,断我水路,实对我大清不利,臣无法,求圣上裁决。” 李鸿章的这封奏折是快马加鞭送到承德避暑山庄的,载淳在收到这封密函之后,心里也不是滋味。他招来李鸿章的老师曾国藩想要就此事进行协商,但曾国藩看后,却也摇头,一时间拿不出定主意。 其实,最好的法子,就是再接再厉,打一仗,只要把英国军舰打趴下了,哪还有那么多事?但是此时英国的军事实力乃是全球第一,大清虽然才有了“安庆”号,但不过一艘军舰,这怎么打?送去也不过添菜罢了。 如此,这封奏折就只好一直被压着,留中不发。 只能等,这是目前唯一的方法。载淳心里知道,大清如今在西方列强眼里就是一块巨大的蛋糕,英国虽然现在仗着他全球第一的军事势力独霸上海滩,但别的列强也不是吃素的。迟早会有国家看不惯英国当下吃独食的贪婪出手,倒时候,大清的机会就来了。只有把水搅混了,才可能在夹缝中生长。 实再不成,载淳还留了最后一手。且看下文。 去美国的留洋活动,如火如荼的展开了一个多月,最后由醇亲王初定下来六十多人,年龄都在七岁左右,有汉有满,不过都是八旗出生,至于安德海那想要学郑和的心思,肯定是不成了。 其实,早在1847年,大清民间就有人自发的通过教会去西方留洋过,甚至当初教会为了鼓励中国人留洋,还颁布了很多优惠措施,例如豁免学费什么的。而如今大清官方组队留洋的领队,便是当年那位最早留洋过西方的学者容闳。此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