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73 (第3/4页)
率领大军一路高歌猛进, 不到半夜功夫, 湘军就已兵临城下,天京城内此时大火四溢, 人心惶惶,众人又见得忠王李秀成死亡, 寿王苗沛霖叛变, 军心早已不稳, 落败只是片刻间的事情。 1862年3月, 曾国藩率领湘军攻陷天京,一时间,“十年壮丽天王府, 化作荒庄野鸽飞”,繁华的古都南京顿成瓦砾(比历史上快了三年,历史上是1864年。) 同时,湘军杀入城中大开杀戒, “沿街死尸十九皆老者,其幼孩未满二三岁者亦斫戮以为戏”。曾国藩上报朝廷如此说道:曾国荃率所部在南京城内进行“分段搜杀,三日之间毙贼共十余万人。秦淮长河,尸首如麻”。这实际上是三天就屠杀了十余万南京居民。 清人记载:“金陵之役,伏尸百万, 秦淮尽赤;号哭之声,震动四野。”所谓伏尸百万,除了战死者, 还有大量的平民。湘军亦以“大索”为名,从上到下,每一个人置备一个大竹筐,抢到钱财就往竹筐里装。同时亦大肆在城内外进行野蛮的屠杀。(南京还真的蛮惨的。老是被屠城。) 大破天京城原本是一件极其好的事情,但也正是因为这件屠城,难免沾染上了一丝血腥的气息。 屠杀十万平民,这件事太大,便连兵部也是压不下来,胜保得了消息,早早的就寻上了载淳,请罪说道:“皇上,曾大人这也是无奈之举。太平逆贼占据南京城十数年,当地百姓早已归心,若不杀之震慑四方,恐是不好。” 中华大陆人数中最多的自然还是汉族,这太平军打得是恢复汉族统治的旗号,且统治者都是平民百姓出生,自然相较于满清政府更得南京城中子民归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